1.1NR帧结构

5G NR中,依然采用一帧10ms,并将一帧分为10子帧,每个子帧为1ms。每个子帧包含几个时隙(slot),每个时隙由14个OFDM符号构成(在常规CP下)。

$\mu$ $\Delta f=2^{\mu}*15[KHZ]$ Cyclic prefix
0 15 Normal
1 30 Normal
2 60 Normal,Extended
3 120 Normal
4 240 Normal

由于子载波间隔可变,每一个子帧的时隙数也是可变的,即当$\mu$取值不同时,时隙数也不同。而在扩展CP中,仅支持$\mu$等于2时存在,其他取值时不存在扩展CP。

表1:常规CP时隙和OFDM符号
$\mu$ $N_{symb}^{slot}$ $N_{slot}^{frame\mu}$ $N_{slot}^{subframe\mu}$
0 14 10 1
1 14 20 2
2 14 40 4
3 14 80 8
4 14 160 16

5GNR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,在不同子载波间隔配置下,无线帧和子帧的长度是相同的。无线帧长度为10ms,子帧长度为1ms。

时隙符号配比

上下行之分,在NR中变成了符号级。NR中的时隙内的OFDM符号被分为"downlink"(表示为D)、“flexible”(表示为X)或"uplink"(表示为D)。Flexible可用上\下行传输,GP或预留资源;NR支持每个时隙最多包含两个转换点。

子帧配置

-不再沿用LTE的固定帧结构方式,而是采用半静态无线资源控制(RRC)配置和动态下行控制信息(DCI)配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灵活配置;

-RRC配置:小区专用和UE专用的两种方式;

-DCI配置:SFI(时隙格式指示)和DCI调度两种方式

-支持不同的周期配置;

-支持双周期配置;

eMBB场景,按照30kHZ子载波间隔,各厂家提出了典型的帧结构Option1~Option5。

Option1

2.5ms双周期帧结构,每5ms里面包含5个全下行时隙,三个全上行时隙和两个特殊时隙。Slot3和Slot7为特殊时隙,配比为10:2:2(可调整):DDDSUDDSUU。

NR的基本时间单位为$T_c$($T_c=\frac {1}{\Delta f_{max}N_f}$),其中$\Delta f_{max}=48010^3,N_f=4096$